人類四大關節炎疾病是(1)痛風,(2)退化性關節炎,(3)類風溼性關節炎(過去稱慢性風濕病),(4)風溼熱(過去稱急性風濕病),痛風是最常見的發炎性關節炎,痛風又被稱為帝王病,在人類存在已數千年,在美國流行率是3.94%,至今仍是人類重要的健康問題,每年都有新的研究發表,其原因是1.痛風之流行率一直增加。2.腎臟排泄的機轉更明確,在近端腎小管發現尿酸排泄管道(transporters)。3.痛風引起之關節炎是經由發炎體(Inflammasone)造成。4.果糖在痛風擔任重要之角色。5.新儀器檢查如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可偵測尿酸沉積。6. 2015美國及歐洲風濕病醫學會發表新診斷指引(表一),新指引提高診斷痛風之診斷,其重點在抽血檢查血中尿酸濃度,需在痛風沒發作時抽血及痛風發作時極為疼痛會導致無法行走等重要臨床症狀,上一次在美國風濕病醫學會之診斷要件發表於1997;至今已快二十年。7.最近治療通風有新藥產品,新降血尿藥物較少副作用。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
高尿酸血症定義為血中尿濃度高於6.8 mg/dl,其流行率為人口中的5-8%,但痛風之發生率約為人口的1-3%,所以高尿酸血症不一定是痛風,無症狀之高尿酸血症可以不治療,但痛風需積極長期治療。
<飲食與痛風>
下列飲食與痛風密切1.動物性普林(植物性普林較不影響尿酸)2.酒精如啤酒及烈酒對尿酸影響較大3.卡路里(Calories)及體重;太高卡路里及肥胖影響痛風發作需減重及減少攝取卡路里4.果糖,一般飲料內含大量果糖,增加尿酸之產生(如表二)。
<痛風合併症>
痛風不是單純的發炎性關節炎而已,它是一種代謝疾病導致尿酸沉積在組織的疾病,會影響全身健康包括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衰竭,代謝症候群及脂肪代謝,所以痛風必需治療。(如圖一)
<新藥>
過去常使用的降尿酸藥(Allopurinol)常合併嚴重藥物過敏,病人帶有基因HLA-B5801較易過敏,新藥Fehuxostat作用與Allopurinol相似但較少過敏。
結論
痛風需積極治療,大部分病人並沒有接受適當的長期治療,都是發作時才看醫師接受治療,沒發作就不治療,我們建議痛風病人要長期維持血中尿酸6.0 mg/dl以下,如有痛風石要維持5.0 mg/dl以下,痛風積極治療可減少合併症發生,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表一)痛風飲食之簡要分類
高風險應少量 | 低風險一般量之攝取是可以的 |
1. 肉類 | 1.維生素C、櫻桃、一般水果 |
2. 海鮮 | 2.咖啡 |
3. 啤酒及烈酒 | 3.牛奶、優格、低脂奶製品、脫脂奶粉、 |
4. 含果糖之食物及飲料 | 4.胡蘿蔔、蘑菇、碗豆、豆類、扁豆、菠菜、花椰菜、燕麥粥 |
5.素肉 | |
6.豆製品 | |
7. 茶、無糖汽水-無風險 | |
8.紅酒 |
表二 2015美國及歐洲風濕病醫學會痛風診斷分類指引
1.先決條件是病人必須有末梢關節或滑囊(Bursa)腫、痛或觸痛。
2.證明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或滑囊或臨床上有痛風石之出現,以上1.2二點皆出現就可確定診斷痛風。
如沒有第二點的尿酸結晶或痛風石,須有下列點數8分以上,才可證明是痛風。
A.侵犯腳踝或中足 1分
B.侵犯大拇指 2分
C.症狀:曾經有紅腫 1分
曾經有發作時無法忍受之痛或觸痛 2分
曾經有發作時無法行走 3分
D.時間:曾經有24小時內即達最高症狀之病情 1分
曾經有14天內症狀就消失之病情 2分
E.臨床上出現痛風石 4分
F.血中尿酸值(須在發作後4週抽血) <4 mg/dl -4分
<6-8 mg/dl 2分
8-13 mg/dl 3分
≧10 mg/dl 4分
G.關節腔液內沒有尿結石 -2分
H.影像檢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證明有尿酸結晶沉積 4分
傳統X光關節有腐蝕 4分
圖一痛風石
中國醫藥大學內科教授
蔡嘉哲
201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