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關心病友用藥窘境

立法院座談會

會議日期104年9月8日 上午10時~11時30分

會議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一樓103會議室

會議主持張玲瑗理事長

出席人員林鴻池委員、衛福部社保司研究員 梁淑政女士、衛福部國會聯絡組 簡弘達先生、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研究員 陳尚斌先生、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 古博仁先生、江惠貞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 李慕義先生、劉建國委員國會辦公室 謝權照先生、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 陳得源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蔡嘉哲教授

會議目的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訴求健保署暫停生物製劑減量暨暫緩續用政策、提早放寬生物製劑使用於中度疾病活動度患者(DAS28>4.0)、治療計畫需由專業醫師與病患共同討論。

會議記錄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張玲瑗理事長:

1.  生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代表全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向政府請命。針對生物製劑的給付,不但沒有放寬、竟又限縮,造成病患及其家屬身心極大的負擔,不只影響家庭生活,也影響病患工作上的能力。

2.  生物製劑的給付,到今年為止已邁入第13年,但國內的給付標準卻是全世界最嚴格的。相較其他先進國家,皆以病患的需求為考量,確診後即優先使用。以鄰近的韓國為例,有68﹐000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獲得生物製劑的給付。相較台灣,據統計有16-18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僅有約8﹐000名患者獲得生物製劑給付。更何況健保署又在102年初訂定並執行生物製劑減量暨暫緩續用的政策,只願意給付病患2年生物製劑,接下來第3年進行減量,一年之後即停止用藥。這是全世界唯獨的治療方式,其他國家從未如此規定使用,藥品仿單也未曾建議這樣使用。

3.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被官方審慎評估後可以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疾病,但健保署卻對疾病的治療上認為可以減量亦或停止用藥。今天在場病患全是因有打生物製劑而可以出來為協會服務的志工,倘若被減量或停藥,繼而使病情惡化,為病友服務的想盡一己之力也將心有餘而力不足。請體恤有多少病友是坐著輪椅亦或躺在床上而出不了門。

4. 當初健保署實施生物製劑減量暨暫緩續用的說法是因為考量用藥風險。但事實上,醫師使用這類藥物治療病患時,皆實施”風險管理計畫”,做完相關抽血檢測並評估後認為,此病患沒有相關感染的風險才會用藥,用藥過程中也會一再追蹤。況且就算有感染事件發生時,也能有治癒的方式。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沒有持續穩定地接受用藥治療,除了紅、腫、熱、痛外,最後會造成手腳關節出現不可逆的關節變形,因而殘障。為什麼政府總是做些本末倒置、亡羊補牢的政策?當我們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而導致關節變形殘障後再給予殘障手冊。內政部每年編列很多預算,委託伊甸基金會聘請二度就業者照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但這群病患仍因沒獲得較好的治療,如像鐵槌敲打全身的疼痛不已。

5. 從問卷調查中得知80%以上的病患皆是家庭主婦又84%已進入老年,本身經濟能力原就不足。若患者從40歲發病至今已20多年,先生也已退休。病患若須自費用藥,試問有多少家庭及其小孩可以負擔得起?我們政府照顧人民的政策不是以老人和小孩為優先考量的嗎?病友們不需在生日時所許的願是希望睡了一覺明天可以不用再醒過來,或者是搭捷運時該不該跳下去?請疼惜這群因罹病而無時無刻因痛而折磨了大半輩子的病患,能可以不再那麼痛的得以善終真有那麼困難嗎?

6.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無法接受的是受到健保署差別的待遇。目前許多疾病可以擴大給付,但我們卻沒被放寬,反被限縮。舉凡乳癌的標靶藥物給付就從第三期可以提早到第一期、高血壓及糖尿病也不曾被要求停藥。這些疾病受到健保給付的藥品總額也比我們還高。但我們是不會死的癌症,病患人數也不是最多,但卻受到歧視,為什麼?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 陳得源理事長:

1. 風濕病醫學會以專業客觀的數據及臨床研究證據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我國常見全身性、慢性、發炎性及破壞性關節疾病。關節和關節四周構造,被增生性發炎組織所破壞,造成骨頭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及殘障或失能,對病人生理、心理、生活品質及社會經濟重大衝擊,同時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唯有保握黃金治療期、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才可以避免患者的關節侵蝕變形及相關併發症的產生,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現今世界治療趨勢是以持續達標治療到緩解,而非2年減量、3年停藥,這樣對病患的治療將會產生後遺症,除了疾病控制無法達標,也將造成患者關節變形、骨質疏鬆及心血管疾病增加等,屆時增加更多醫療照護的成本。

2. 事實上於102年1月與103年8月,健保署邀請風濕病醫學會開會討論提早開放生物製劑用藥議題,會中健保署也同意提早開放,但是距離上次開會已過了1年仍未頒布實施,與未獲任何回應。醫學會以站在患者的立場,不忍他們遭受病痛的折磨,因而在此訴求。雖然健保署給付生物製劑已12年,但給付標準是全世界最嚴格的,患者的28個關節疾病活動度必須大於5.1 (DAS28 score >5.1),這叫做”重度關節疾病活動度”才可以得到生物製劑給付用藥控制病情。但是在很多國家,如:日本、韓國、歐美等,患者於”低度關節疾病活動度(DAS28 score >3.2)”即可得到生物製劑給付,就是希望可以早期治療、減少關節破壞及變形,這才是達標治療的意義,否則等到晚期關節被破壞後才得到生物製劑治療,只是緩解症狀,並無法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3. 目前台灣領有重大傷病卡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不到10%的病患有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比起歐美國家30%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有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二者差距甚多。

4. 癌症的標靶藥物可延續癌症患者短暫的生命,但是生物製劑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卻可改善其生活品質、留在職場,增加國家的生產力、減少家庭的經濟負擔、降低國家及社會的衝擊。況且生物製劑給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總額低於癌症標靶藥物給付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是效益卻明顯增加許多。因此2014年1月英國即改變健保給付的原則,它認為若這個醫療給付對病患比較有效益也能夠改善生活功能,那它將會優先醫療給付。這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台灣,可做為健保署制定給付政策的參考。

5. 103年9月政府公布的幸福指數中有提到其中一個隱憂,那就是”雖然長壽,但不健康”。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卻是比正常人短命5~10年,又不健康,沒有得到好的治療,沒有好的生活品質。

6. 醫學會期望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若能獲得早期生物製劑治療,將可

  • 儘早緩解病情、減少關節之破壞與變形
  • 減少職場之失能、 儘早回復正常日常生活與工作
  • 降低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發生的機率
  • 若因財務考量,未能早期治療,學會建議至少讓中度活動度(DAS28>4.0)的病人獲得生物製劑治療

我們期待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能在黃金關鍵期即早接受 生物製劑治療且能持續治療達標。

不但病人更健康快樂更具生活品質,也為社會創造最好的 生產力, 達到病人、醫師  政府三贏,共同迎接光明的未來。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前理事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蔡嘉哲教授:

1. 近年來由於生物製劑之使用大幅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之病情,使得病友能早期診斷並接受早期治療,而大部分之病友皆能恢復往日之健康,回到工作崗位。歸納關節炎五大重點:

.No.1:

  • 關節炎是引起殘廢的疾病中第1位,也是最多的疾病。

.No.2:2

  •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2年沒有治療,關節即開始破壞。

.No.3:3%

  • 美國政府花費照顧關節炎病友之費用為GDP之3%,包括直接及間接費用,比癌症還多。

.No.4:4

  •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壽命比正常人至少少4年。

.No.5:5

  •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50%病人5年內無法工作。

2.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如此重要的影響個人、家庭、社會及國家,所以近年來全世界都在提倡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像早期何大一博士所提的「Hit Early and Hit Hard來治療愛滋病」一樣,我們也需要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Hit Early and Hit Hard」,最後,我們呼籲政府有關單位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積極之早期治療是可以回復原來的工作,並且與正常人一樣擁有正常的生活品質,如果不積極治療將有可能導致殘疾。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 古博仁先生:

類風濕性關節炎沒適當的治療,很明顯會造成如照片中的變形、殘障。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研究員 陳尚斌先生:

今天病友會及醫學會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我們會誠實反應在各相關會議中並討論。

立法委員 林鴻池先生:

此次座談會明顯反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極需更多協助,醫學會也證實提早使用生物製劑是利大於弊;健保署既在102年時早已同意提早使用,為什麼竟拖延至今還未執行。希望衛福部、健保署能積極評估可行性並實施。